5A Unit4 Halloween(说课稿)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1. 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need, a vase, mask, horse。
2. 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单词Halloween, else, tomorrow, pumpkin, lantern, change。
3. 能听得懂、会读、会说句型What do you need? We need…
What else do you need? We need…
How much are they? They’re …yuan.
Here’s your change.
语言能力目标
1.能根据情景和图片说出单词。
2.会读句型,并能用句型设置情景,自编对话。
情感态度目标
1.在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
2.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能灵活应变,学会创造。
3.在小组活动中,展示各成员的掌握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文化意识目标
了解万圣节的由来,西方国家过万圣节的常备物品,小孩子们怎样过万圣节的。
重点和难点
句型:Do you like …? Yes, I do. No, I don’t. I like…
What do you need? We need…
What else do you need? We need…
说教材
一、教本课时,我准备重点学习B部分四个有关动物的单词:a chicken, a duck , a horse , a pig , a mask, a vase, a pumpkin和C、D两部分的句型Do you like …? Yes , I do ./ No, I don’t. What do you like? I like…这些内容。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第四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万圣节晚会的准备工作,本课时要学习Do you like …? Yes , I do ./ No, I don’t. What do you like? I like…这些句型就是本单元的重点句型之一。这些句子在3B中就已经出现,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旧代新的方法,用已经学过的Do you like singing ?Do you like skiing?等引出本部分的内容。有了这些知识作铺垫,学生比较易于深入与扩展。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教材循序渐进、有难到易的编排意思,又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本节课所要教授的a chicken, a duck , a horse , a pig动物类单词都是第一次出现。其他已学过的动物类单词,例如a dog, a monkey, a tiger, a panda , a zebra , a bird , an elephat,在本单元会以复数的形式再次出现。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其在词形和读音上的变化。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旧话题先教新句型,再用句型引新知的方式展开,这样既便于学生接受掌握,也体现了教学内容之间的连贯性。
二、 说教法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提倡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达到发展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我借助图片、多媒体、幻灯机、录音机等直观手段,采用活动的教学方式,贯彻交际教学原则,组织各种课堂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张有弛,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协调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开放的。
三、 说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观察、猜测的方法逐渐感悟新语言项目的功能,让学生在多层次的练习中体会到学习英语时“运用”的必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尝试。
四、课前准备
1.老师在课前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有关万圣节的资料,图片。把这些资料,图片做到幻灯片里,以备课上用。布置一个shopt的场景,请六年级的学生协助表演本课31页上的对话,并把它拍摄出来,制作在幻灯片里。
2.学生在课前对本课进行系统的预习。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会自主的学习,应该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这样老师在课上的活动比较容易展开,也节省了很多时间。对于一些新单词,后面有单词表,可以先了解它的意思。这样可以整体的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体意思,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Sing the song: We can sing and dance. 这是5A第三单元中的一首童谣,学生记忆犹新,通过这首童谣引出本课的重点句型Do you like …? Yes, I do. No, I don’t. I like…
2.师生用这一重点句型问答。由于这个句型在4A中已经学过,老师可以用以旧带新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该句型。当学生回答No, I don’t.时,老师可以自然的问:What do you like? 学生回答:I like…
3. 同桌之间用这一句型进行对话练习。在表演对话的时候,老师可以适时提醒like后面应该跟名词的复数。
二、呈现和操练
1. 首先,用“”来复习以前学过的动物单词。然后引出本单元所学的动物单词:a chicken, a duck , a horse , a pig ,。
2. 学单词时把“Do you like…….”句型,放里面操练。
引导学生回答Yes, I do. No, I don’t.
然后再引出句型What do you like?
引导学生回答 I like………
3. 问完学生所需的物品,很自然的问价钱How much are they? 学生回答They’re …yuan.该句型以前也已经学过,这里可以带一下,学生根据场景,很自然的就能运用了。
4. 然后让学生同桌间用刚才这个场景自编对话。一个做售货员,一个做顾客。这样就呈现了重要句型,并且作了操练。
5.接下来继续翻日历,翻到九月十日Teachers’ Day, 十月一日National Day,然后是十月三十日,在这一页上事先写好today, 对学生说今天是十月三十日,用夸张的动作翻到十月三十一日,明天是十月三十一日,从而引出单词tomorrow。引出句子:It’s Halloween tomorrow.
6. 同学们,你们了解Halloween吗?出示事先做好的有关万圣节资料的幻灯片,先展示文字,让学生对万圣节有个大概地了解,然后出示相关图片,图片比文字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可以在图片出示的过程中教授图片中出现的有关万圣节的物品的单词,a vase, mask, pumpkin, lantern。
7. 我们将要开一个万圣节聚会,我想要为万圣节聚会买一些东西,引出句型I would like to buy things for a Halloween party. 让学生小组讨论所需物品,然后完成一张调查表格。
8. 讨论完毕,可以师问生答,也可以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问答。这样整个课堂都能互动起来,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气氛。
9.然后放课前拍好的,电影能够直观的表现课文对话,学生可以通过电影中表演者的动作、神情,意会对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放映一遍结束后,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1. What do they need?
2. What masks do they need?
3. Here are your masks.(中文)
4. How much are they?
5. Here’s your change. (中文)
10.接着再放一遍电影,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看电影,这就是任务驱动型学习,任务驱动型学习中,学生会学会灵活应变,学会创造,学会独立学习
11. 接下来学生跟录音机读课文,注意发音。
12. 然后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三、巩固
继续翻日历,翻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个节日,所以选择着一个节日,为圣诞节晚会购置物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句型
What do you need? We need…
What else do you need? We need…
How much are they? They’re …yuan.
Here’s your change.自编一个相似的对话。给学生情景,让学生根据所给任务合作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小组活动能展示各成员掌握并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观察学生分步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这一环节,有明确的目的,有情景,语境,能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把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既可以为学生事件语言提供机会,又可以使学生体验合作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Unit 4 Halloween
Do you like……. pigs
horses
chickens
ducks
Yes, I do. \ No, I don’t..
5A Unit4 Halloween(评课稿)
10月24日上午第二节课我们有幸聆听了蒋霞老师一堂精彩的英语课。在此,由我来对该课进行主要评课,也只是一点我个人的粗浅认识,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和指导。
评课材料:(依据课堂观摩观点)
一、Subject: (主题): U4 Halloween
二、objectives(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本课单词pigs,horses,chickens,ducks
2、能说并且运用“Do you like…….”句型以及回答。
三、Factors related to the teac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esson and teaching:对教学理念及本课的诠释 :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不断鼓励学生参与观察、交际功能的实践,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课堂和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努力营造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表达思想,学会选择学过的、合适的语言;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师与生、生与师、生与生的语言交流中,不断巩固、不断更正、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的形式有:
教师问,学生回答。如:学了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等句型时,教师可以和每一个学生进行对话 T:Hello! What’s your name? S: My name is Tom. T: How old are you? S: I’m 9. 等等。在每次课前的Greetings中都可以与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对话,以加强学生的说的能力。如: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等等。
c) activity design: 活动设计的意图和目的 :
本堂课结束后,我感觉设计的几个趣味操练、扩展活动、探究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们兴趣很浓,积极参与,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们编排、表演的英语对话新颖而幽默;他们在采访调查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趣味操练中他们轻轻松松的掌握了单词和句子。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可见一堂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英语课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去开发去挖掘,去拓展去想象。
d) instructi: 教学用语言的表达质量:很好。教学语言不繁复,重在引导。
学习英语要象“滚雪球”一样不断积累,并且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灵活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课本,简单机械地操练几个句型,而要把学到的新知识连同旧知识,让学生放到具体的情景中去练说,并且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想象。这样长期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大有益处。比如,教完 Unit 1时,让学生根据这一单元学的新知识:“Welcome…… . Is……here ? Go and get xxx, please. Where…… ?”自由编对话。有的学生就能大胆创新,活学活用。其中有一组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景:
A: May I come in?
B: Come in, please.
A: Welcome to my home.
B: Thank you.
A: Sit down, please.
B: Is your father here?
A: No, he’s not here.
B: Where’s he?
A: Maybe he’s in the office.
B: Go and get him, please.
A: All right.
B: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e) feedback and its impact: 对学生回答的反应及所达到的效果 :
表扬鼓励的同时,蒋老师会利用学生的回答,更增进引导,并且确实激活了学生对物体的学习投入。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才有了后面已经有学生能够独立用句型进行对话。
f) interacting with the learners: 与学生互动的程度与质量 :
互动的质量从一开始的复习环节中一起做做Let’do就很好体现了。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互动,互动中教师的地位随着活动目的的不同而调整,蒋老师很好地把握了其中的节奏,提升了互动的质量。
g) transformation between stages: 教学活动个阶段之间的转换及质量
h) role awareness: 教师在不同阶段的角色转换意识和效果
(gh两点同上,不赘述了。)
i) teaching aids and their effect: 教具的使用与效果:
本课教具:课件,本课单词卡。单词卡片的使用复习了动物单元单词,为新学的动物单词做好了铺垫。印象很深是课件。蒋老师的课件一向是做得非常精美,这次亦是相当好,消失游戏亦是通过课件完成的,更直观,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好地学习新知。
四、Factors related to learners:
a) moral and behaviour: 纪律与班风
b) self-esteem: 学生信心度
c) performance: 语言基本功
d) group work: 小组活动规范与习惯
e) learning skills: 学习技巧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听课观察,学生方面,以上五小点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一方面是学生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少不了蒋老师的悉心指导。以上四个方面及一些细化的小点的简述,就是我对蒋老师10月23日课的评课。
评论